乐盈配资 和氏璧是传国之宝,但进献和氏璧之人却惨遭刖刑,这是为何?_卞和_楚厉王_石头
和氏璧鼎鼎大名,估计没有多少人不知道完璧归赵的故事。但是咱们今天不说完璧归赵乐盈配资,只说说发现和氏璧的人下场有多惨。
发现和氏璧的人叫卞和,是楚国人。他当时在荆山(武当山东南)发现了一块石头。卞和毫无疑问是一个懂行的人,他看到石头立刻觉得这里面是一块罕见的好玉。作为楚国人,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将此宝献给楚国的君主,楚厉王宵敖。
卞和兴冲冲地抱着大石头跑到楚厉王那里,一顿煽乎,将此大石头说得犹如天上之物,世间珍品。楚厉王作为楚国老大,肯定是不会一忽悠就听啊。于是他召来制作玉器的工匠鉴定,最后结论出来,这石头还真是一块石头,就是里边也是石头,不是玉。
楚厉王一听,好哇,连我都敢忽悠,那就没有你好果子吃了。按照当时的律法,卞和被楚厉王处以刖刑,削掉左足。卞和抱着这块大石头,坚信里边是好玉,可是楚厉王都不给他分辨的机会,只能就这么回家了。
展开剩余67%后来楚厉王崩了,楚武王来了。卞和想我守着这么个稀世珍宝,这回换了个大王,估计是识货的人,于是鼓足勇气又来献宝了。楚武王看着这个被自己老爹削去一足的老实人,心里就犯了嘀咕了。
自己老爹按说不应该犯这种错误,这“哥们”是不是又来“蒙”我了,觉得我好蒙?于是,又召来工匠鉴定这块石头。结论出来了,这石头还是之前那块石头,就是里边也是石头,肯定不是玉。
这下楚武王也恼了,没想到还有人有这么胆子,蒙完了我老爹,继续来蒙我。毫不犹豫地命人把卞和的右足也给削了。卞和这位仁兄真是够倒霉的,守着这么个稀世珍宝,却被这稀世珍宝害的丢掉两只脚。
时光荏苒,转眼楚文王继位了。卞和看着自己两条没有脚的腿,悲从中来。他琢磨着再去楚文王那里碰碰运气,可是自己没有第三只脚可削了,这次要是再被认定是“骗子”,估计就要削脑袋了。不去吧,为自己也为这块玉可惜;去吧,又为自己的脑袋可惜。
这去也不是,不去也不是。就这样陷入两难之中,抱着这块石头在荆山下失声痛哭,即为自己的不幸遭遇,也为稀世珍宝没人识货。他哭了三天三夜,连眼泪都变成血了。终于被楚文王知道这事了,就把他召到近前。
那意思就是天底下像你这般被削去双足的人多的是(那是个什么世道哇),怎么就你这么想不开,哭得天昏地暗,日月无光的。我这刚继位,你给我讨个吉利行么?
卞和说我命苦哇,这么好的传世之宝被人误认为是石头,我还被行了两次刖刑,您说我是不是命苦?楚文王一听,这哥们这么执着,干脆把这块石头给开开吧,看看里边到底是什么。
这石头一打开,里边果然是罕见的美玉,它认第二,没人敢认第一的那种。卞和松了口气,总算是把这些年的心愿给了结了。这边楚文王也是对卞和刮目相看。感动于卞和的忠诚,又可怜他两只脚都被削了。于是想封他为陵阳侯。
可是卞和却没有接受封赏,直接就走了。这一边走还一边发着牢骚“进宝得刑,足离分兮。去封立信,守休芸兮。断者不续,岂不冤兮!”(范晔《后汉书》)。
卞和恐怕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被刖刑的肢体伤残人士了。他最早献宝玉恐怕也是希望能够加官晋爵。可是随着境遇的变换,到最后献宝玉这件事对于他而言应该已经是一种执念了。
而进献宝玉这件事便是他人生的意义,除此以外无他。否则,他也可以当着陵阳侯舒舒服服过过小日子。但当楚文王接受这个宝玉之时,卞和自己的人生已经完成了一次涅槃。
至于他后来如何我不知道,我想也无需知道了乐盈配资,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盛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