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恒配资 吴越争霸,越国做对了什么?才能反败为胜_夫差_吴国_勾践
春秋末期,吴国和越国是近邻的两个诸侯国,双方一直相互争战,从公元前510年到公元前475年启恒配资,经过35年的争斗,最终越国吞并了吴国。
公元前514年,吴王阖闾继位,他任用原楚国贵族伍子胥和齐国的孙武,改革吴国内政,使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,于是吴国就把目标制定在打败南方的大国楚国,进而称霸中原。楚国极力扶持越王允常,这样越国也有了大的发展。
公元前506年,阖闾率军攻楚。次年越王允常趁吴国空虚,出兵袭击吴都姑苏。吴王急忙抽兵回救,越王允常自知力不能敌,于是在吴国抢掠之后撤兵而去。
公元前496年,越王允常病死,儿子勾践继位。吴王乘勾践新立之机,率军攻越。双方对阵,越王勾践迫使犯了死罪的囚徒,列为三行,持剑走到吴军阵前,一起举剑自杀。吴军将士被这一疯狂举动所震慑,阵势因而大乱。
越军乘机发动袭击,大败吴军。阖闾本人也受伤不治而死,临终前叮咛儿子夫差:“必毋忘越!”
展开剩余76%吴王夫差牢记父仇,日夜练兵,积极备战,公元前494年春,越王勾践得知夫差准备攻越的消息后,决定生发制人,出兵攻吴。夫差倾尽吴国的精兵,迎战越军,越军不敌,伤亡惨重,只剩下5000人退守会稽山。
越王勾践采纳大夫范蠡建议,卑辞厚礼向吴求降。同时防备议和不成又一面准备死战,并用美女、财宝贿赂吴太宰伯豁,要他从中幹旋,劝说夫差允许越国作为吴的附属国,并声明如吴国不许,则越将破釜沉舟,与吴血战到底。
伍子胥认为争霸中原不如灭越有利,并看出越国君臣卑辞厚礼的背后所隐藏的灭吴野心,因而坚决主张彻底消灭越国。但夫差认为越国既已投降,便名存实亡,不足为患启恒配资,因此答应越国议和,率军回国。
之后,越王勾践将国事托付与文种,带着范蠡等人去吴国给夫差当奴仆。勾践在吴国忍辱含垢,历尽艰辛,得到了夫差的信任,3年后被释放回越国。
勾践归国后,决心复国灭吴。
身自耕作,夫人自织,食不加肉,衣不重采,折节下贤人,厚遇宾客,振贫吊死,与百姓同其劳。
同时让文种治政,范蠡整军,建立招贤馆,礼遇收罗各方面人才。
内政方面,减轻刑罚,减免赋税,开垦荒地,发展生产,奖励生育,增加人口。
军事方面,筑城立廓,修缮被战争破坏的都城,训练部队,厚赏严刑,扩充兵员。
外交方面,奉行“结齐、亲楚、附晋、厚吴”的方针。不断给夫差优厚的礼物,表示忠心臣服,以消除他对越国的戒备,又送美女西施、郑旦给他,使他沉溺女色疏于治理国家。贿赂吴太宰伯嚭,让他离间夫差和伍子胥的关系,最后伍子胥被赐剑而死。用高价收买吴国的粮食,使其内部粮价高涨,造成供应困难。采集良材,选派巧匠,送给夫差,促使其大兴土木,消耗吴国的财力和民力。上述策略,大大削弱了吴国的国力。而越国经过几年努力,力量大为增强。
在越国修养生息的时候,吴王夫差因胜而骄,奢侈淫乐,穷兵黩武。他调用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姑苏台,不分昼夜同西施狂欢作乐。又以武力威胁齐、晋两国,想要称霸中原。
公元前489年,吴国进攻陈国,次年攻鲁,为北进中原开辟了道路。夫差又征调大批民工构筑邗城,作为北上基地,开凿邗沟,沟通江淮,以利军运。为促进吴国北进中原,使之与晋、齐、楚为敌,勾践让文种率万名民夫协助吴国开凿邗沟,以推动夫差北上征伐。
公元前484年,夫差决定北上伐齐,约定鲁定公和各国诸侯在公元前482年7月7日到黄池会盟,欲求取霸权。
吴王夫差带兵参加黄池会盟,越王勾践趁机于公元前482年6月12日,兵分两路,一路由范蠡率领,由海道入淮河,切断吴军自黄池的归路。一路由勾践自率主力攻陷姑苏。吴王夫差急忙回国,由于军心动摇,夫差感到反击越军没有把握,便派人向越求和,勾践也因实力不足以灭吴,允许和议,撤兵回国。
公元前478年,吴国发生空前的饥荒,勾践认为大举伐吴的时机已经成熟,于三月率军出征。夫差也率领姑苏所有的部队迎击越军。吴军在北,越军在南,双方隔水对阵。黄昏时,勾践在主力的两翼派出部分兵力隐蔽江中,半夜时鸣鼓呐喊,进行佯攻以调动敌人。夫差误以为越军两路渡江进攻,连忙分兵两路迎战。勾践乘机率主力偃旗息鼓,潜行渡江,出其不意地从吴军中间薄弱部位展开进攻,实行中央突破。
吴军兵败溃退,退守姑苏,越国采取了长期围困的战术,企图困毙吴军。吴军被围于姑苏达3年之久,终于势穷力竭,突围逃到姑苏台上,但旋即又被包围。
夫差企图效法勾践当年故技启恒配资,卑辞求和,勾践断然拒绝了夫差的请求,夫差绝望自杀,吴国灭亡。越挟灭吴的余威渡淮北上,与诸侯会盟,成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盛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